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零容忍:从指南开始
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邱海波
随着重症医学的迅猛发展,重症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,生存时间明显延长。但随着重症监测与治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,面对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或抑制的重症患者,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AP)、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(CRBSI)等医院获得性感染明显增加,成为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严峻的制约因素,重症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,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,明显增加了医疗花费。遏制VAP已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尽管VAP零容忍并不现实,重症患者发生VAP的凶险预后和高医疗花费及其可预防性,使得VAP的早期认识与诊断、有效全面的预防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显得更为迫切。为规范VAP的诊断、预防和治疗,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了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、预防与治疗指南(2013),该指南针对目前VAP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从不同层面,对VAP的认识、诊断、预防和治疗进行概括与规范,并依据循证医学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。
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
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
收藏
分享